POWER錕狂語錄》頭銜象徵地位,勿忘德不配位。
只有人類社會不但有名有姓,
還會加上稱呼的形式(form of address )
從日常生活的綽號到尊稱某人為大人、
閣下、對皇帝稱萬歲⋯⋯
人只有在家中或學校才會彼此直呼姓名;
一出社會,稱呼便成為人的成就、地位的表徵。
一般而言,稱呼只是反映職務的性質,
例如部長、校長、董事長、總經理、老師⋯⋯
一旦職務卸除,頭銜成為EX或消失。
按西方傳統,有某些稱呼被列為終身頭銜,
例如爵位(公侯伯子男)、主教、將軍、大使、博士,
代表一種永遠不會衰退的榮譽與尊敬。
有趣的是,平常人也可以擁有一個終身頭銜,
那就是爸爸和媽媽。
要注意的是,稱呼的形式不但象徵榮譽、地位,
更要反映責任、表率,否則就是「德不配位」。
例如古代人民稱皇帝為萬歲,
如果他不能帶來國泰民安,
如何能夠在人民的心中活一萬年?
同理,將軍不能保國衛民,博士沒有才識超群,
父母沒有善盡養兒育女之責,
他們哪配終身稱為將軍、博士、父母的頭銜?
人生追求更高的地位與頭銜,
這是人的權利也是義務,
但不要忘記「德不配位」的警惕。
#李錫錕 #錕P #POWER錕